首页 > 拔节

吴逊鹏  
所在大学 | 迪堡大学 20000美元/年    毕业学校 | 27中学    SATⅠ | 2000    TOEFL | 92
  

 

有过这种感觉么?像是向阳生物,在初中里的某个下午,

忽然觉得关节酸痛,而第二天早上欣喜地发现自己又长高了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题记

 

 

尽管我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所谓的三好学生,尊师重教,成绩也还说得过去,但对于国内的教育体制和中高考的质疑的态度却是由始贯终的。从六岁到十八岁,整整十二年,我最美好的日子始终是花费在与一百分、优良差及格以及鲜红的不及格做着你死我活的纠缠上。

 

腻歪。

 

中高考就像是压缩,三年鲜活的日子被压成了一张薄薄的劣质纸。中考最后一天下了小雨,走出考场后觉得四周充满了寒意,觉得好像是过了一个世纪,那些通宵背下来的题目转眼就忘个干净。

 

而十五天后,一个小分数条就是我的价值。

失利与不甘。而自己也在提醒自己:没事,还有高考呢,金子到哪都发光。知足吧,这高中尽管自己不喜欢,别人挖门盗洞想进还进不来呢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媒体上常常会报道那些诸如哈佛女孩、耶鲁才子的新闻,听说他们也要考试,考什么SAT,美国高考。我总觉得他们是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异类,而也就常常弱智地自己问自己:我也想去,但那得做多少本数学练习册才能去得了?万一没考好呢,多划不来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人家美国高考一年可以考好几次,不满意可以再考,什么时候你考高兴了什么时候拉倒。

 

我不崇洋媚外,但就是觉得人家美国的考试人性化,再看看自己,英语底子还算可以,也有信心能考好这SAT,毕竟心里有底:考不好我可以再来,何不放手一搏。

 

于是去年年初开始在斯坦福国际英语接受美国高考的培训,时间紧迫,留给自己的只有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和一个月的集训时间。没有基础,想达到个高水平显然不现实。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,思想斗争也在时刻折磨着自己,万一美国大学没考上,中国高考的机会也没了。十多年来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。于是那段时间,分外刻苦。

 

而当六月中旬Collegeboard公布成绩的那一刻,终于明白,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去到比清华北大还要好的学校的。

自己也心知肚明:我还可以更好。

 

有个很文艺的词叫“蜕变”,我更愿意叫它拔节。蜕变只有一次,相反,只要有阳光,拔节就不会停息。

 

终于,十月,自己的SAT成绩从零基础的1430提高到了2000,却依旧不满足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好,只要有更多的时间。但日程不允许自己这样做,我不得不备战其他的科目考试,让自己在众多的申请者中具有竞争力。

 

随之到来的十二月又要面对焦头烂额的申请,艰难的抉择,浩如烟海的材料。我是懒人,但我清楚,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,好朋友提过一句话:浮生怎得半日闲。不无道理。

 

很快接到了普渡大学和爱荷华大学的录取通知。尽管并不满意,心中却依旧窃喜,因为这两所学校并不亚于北大清华。很快,除夕前夜再度接到通知,福克斯排行榜排名第十二的文理学院决定录取我,并提供每年两万六千美元的奖学金。但这依旧不是自己的梦想学校。

 

又是一个春夏秋冬,收获的却不仅仅是英语水平的提升和录取通知。回想起自己做出赴美求学的决定时,总会觉得那是一场对于命运的豪赌,筹码是对于高考的放弃。而当我真正认识到成本是多么巨大的时候,我想我的人格高度就像是大雨过后的竹子一样不断提升着,也就算是拔节了。幸好,满盘皆输的人不是我,因为责任和信念在这场赌博中占了上风。这才是真正的价值。

 

当然,还有珍贵的友谊。那种并肩战斗过的兄弟情,是一群拿自己未来当赌注的疯子在竞争和鼓励中积累下的感情。或许未来我们不会在一起读大学,但相信,若干年后重逢时,我们依旧是那么一群勇敢的战士。

 

如果把时光追溯到几年前,自己或是认为那美国高校是始终位于不现实的童话和传说中的,与现实天涯之隔。

然而,咫尺即天涯,天涯亦咫尺。

 

写到这里,我想我始终在回避一种电视推销的亢奋口吻,但又不得不说明,斯坦福国际英语的老师不单是传道授业,他们更像是自己的家人,那是温暖和谐的,他们会用自己的努力,为你的未来加上一把保险。

 

亲爱的,敢用你的未来赌上一局么?